查看原文
其他

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开亮相:顶级战略+新部门,对文旅业意味着什么?

Ethan 执惠 2022-08-01

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,相信大家已知,缘起2月15日《求是》杂志2021年第4期刊登文章《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》,作者显示为“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”


这算是国家乡村振兴局第一次公开亮相,乡村振兴有了重要组织机构,宏观战略有了直接的落地推进职能部门。接下来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挂牌、省市县等各级乡村振兴局的成立,也将陆续推进。


顶级战略、新部门,具体释放了哪些信号?


乡村振兴,已被多次强调以全社会之力推动,立法亦在推进,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之一的乡村文旅,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空间?对文旅业的格局又可能如何影响?


01


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的三条主线


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,大致可以沿着三条主线来观察:


1、重点通过大规模资金、物资、人力等扶贫资源等集中投入,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,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,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,这是一个基本面,在这之后,巩固脱贫成果,防止返贫,乃至走向一个更高层面,进一步解决“三农”问题,需要有体制机制的衔接推进;


去年12月28-29日,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,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这是“三农”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。这其实已给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走向,定了主调。


2、早在2017年10月,国家高层即提出乡村振兴战略,与脱贫攻坚并行3年多,一方面为两者的衔接提前做了准备,另一方面也在寻求衔接之前,在乡村振兴模式方面先进行探索。之后,这一战略的推进动作堪称密集。


2018年1月2日,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,即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;2018年3月5日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出,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;2018年5月31日,审议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;2018年9月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印发。


3、按上述规划设定的推进时间线,2018-2022年为乡村振兴的第一个五年,到2022年,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。包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,乡村产业加快发展,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,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......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,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

这也意味着2021年,有“承上启下”关键之义,既要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,也要在乡村振兴出成果方面,有进一步行动。


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是呼应行动,其实现了组织实体化,战略落地推进有了具体的贯彻实施机构“抓手”


截图来源:求是网


乡伴文旅创始人朱胜萱认为,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,“是一个宣言”,意味着第一个历史使命(脱贫攻坚)结束,第二个历史使命(乡村振兴)开始,后者是为了巩固前者的成果。


他表示,乡村振兴局会延续脱贫攻坚的一些使命,或可理解为接过了脱贫攻坚的“接力棒”。同时,“防止返贫”不能再以举全国之力去“输血”,而需要新的机制,建立新的制度,寻求资金扶持、政策制定,以及产业的注入及引导、人才的注入,寻找新的可能。此外,乡村振兴局之所以成立,也说明国家在大战略上已经思考好了未来乡村振兴分几步走,“之前国家提了五大振兴,还是相对较笼统,这是战略层面;而现在,乡村振兴局是来做战术执行的。”


而与脱贫攻坚相比,乡村振兴的系统性、复杂度、所涉的广度与深度等,某方面还会超过前者,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预示着更多的市场元素参与作用的可能及必要,会给更多行业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。


再对应到今年1月《乡村振兴促进法(草案)》公开征求意见,立法+职能部门机构,乡村振兴将进入新的机制体制构建中


接下来省市县等各级乡村振兴局预计也将陆续成立,部门机构建制完善、职能划分明确也将推进。


据公开信息,早在今年1月15日,河南焦作市委新闻发布会上,焦作市农业农村局(市扶贫办)党组书记王国建就焦作市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时期三农和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进行了发布。王国建透露,焦作市将根据上级相关工作安排,推动焦作市扶贫办的整建制改革,组建焦作市乡村振兴局。


另据经济观察网2月17日报道,来自西部某省扶贫机构的官员透露,在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局成立之后,其所在的省市县一级的扶贫办(扶贫局)也会随之更名、改革;同时,确定西部地区的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、市县的乡村振兴局,亦归口到各自的农业农村厅局管理,行政级别保持不变。


02


乡村文旅的更大机会


乡村振兴细分为五大振兴,分别是乡村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,其中产业振兴是其他四大振兴的经济基础


在乡村振兴的新产业构建中,乡村民宿、乡村旅游(乡村文旅)是重要切入口或抓手之一。



而乡村振兴局的成立,对乡村民宿、乡村旅游来说又意味着什么?


乡村振兴局作为承载及贯彻战略的组织机构,一方面意味着乡村振兴要沿着既定目标前进,产业振兴的倚重落地将更加突出,这对乡村旅游产业来说有着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市场扩容空间;另一方面,既然有了直接的职能部门,乡村旅游发展遇到的难点问题(比如土地供给、金融支持等),将有更明确具体的机构来推动解决。


而上述《乡村振兴促进法(草案)》也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应当支持乡村旅游发展。


但从本质上来说,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,还在于其与乡村振兴的契合度。


结合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中的部分信息,可大致一窥乡村旅游的前景。其中提到:


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,中高端、多元化、个性化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,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是必然要求。


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的新阶段,城市辐射带动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,但大量农民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,迫切需要重塑城乡关系。


我国乡村差异显著,多样性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,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掘和拓展,同时应对好村庄空心化和农村老龄化、延续乡村文化血脉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任务艰巨。


乡伴文旅创始人朱胜萱认为,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是乡村民宿,民宿的非标准、碎片化、在地属性,尊重自然环保,可以带动人才回归,一定会成为乡村展示和流量导入的前期窗口,“做乡村振兴,首先得打开‘门’或打开‘窗’,让大家看到这件事情,而民宿最容易成为‘窗户’。”


而乡村民宿其实属于消费升级的产物,乡村民宿通过将乡村碎片化的房屋、土地和文旅资源进行整合,挖掘在地文化,虽产品有差异,但作为长途度假游,或城市近郊休闲度假游的住宿体验产品(抑或作为休闲度假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),整体对应的是中高端、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。这种需求由城市到乡村实现转化,在经济利益、产业构建以及文化输出等方面带来可能。



延伸到更宏观的乡村文旅,逻辑类同。一个背景是,随着现代化交通的成熟与完善,城市消费升级需求外溢,城郊的休闲度假游已渐成主流之一,成为新文旅时代的重要“新构成”。在满足城市居民升级的、个性化、综合型的消费需求中,乡村文旅基于多样化的产品体验服务供给,能够较为有效的挖掘乡村文化等元素,将独特价值元素再拼接,乡村的功能属性发生变化,以及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是乡村振兴所倡导的三产融合的可见有效模式


这种模式在延缓村庄空心化,或将(准)空心村再回流村民,弱化农村老龄化程度等,会有作用。


而乡村文旅还在城乡互动层面扮演重要角色,这是重塑城乡关系的重要渠道,城乡割裂、二元化境况已较为深重。


朱胜萱认为,未来20年城乡互动的融合发展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,乡村文旅可以先围绕城市发展带来的溢出效应,解决大城市近郊的乡村振兴问题,释放乡村的价值和能量。


他表示,虽然从行业上看乡村文旅和乡村振兴可能是两个赛道,但它们是永远不可能分开的,不过需要考虑客户需求和政府需求两重需求和两个使命。


客户需求,例如: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度假、亲子教育等消费需求。而政府需求,则不一样,它要的是乡村文旅带动乡村区域的振兴,要解决基础设施问题,要提高农民就业,带动区域并产业发展,要创造乡村区域人们的幸福生活,“两者需求不一样,确同时承载在一个行业或产品上。”


在他看来,站在乡村振兴的维度,如果乡村文旅只单纯满足城市居民需求,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,也就难以获得政府支持。于此,乡村文旅要对两种需求做规划和产品设计,比如涉及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引导类的投资及建设,交给政府的财政资金来投入,让政府去做政府该做的事情。然后结合这些基础产业和引导类的设施进行规划,再嵌入契合客户需求的文旅产品。


沿着这一逻辑,再回到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,乡村文旅如果能在满足政府需求、客户需求两端实现平衡,所能获得的政府支持也有望增加,对项目规划和产品设计、运营等也是助力,这将带来乡村文旅与乡村振兴良性循环互促的可能性。(作者Ethan,执惠主编曾建中)

「 精华文章值得看看 」


执 惠

助力中国文旅目的地生态创新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